門徒一領一 EP13|禱告是什麼?——與神建立關係
Автор: 尤慎偉牧師(Isaac)&凌娟娟傳道(Gloria)的追求幸福園地
Загружено: 2025-10-27
Просмотров: 83
Описание:
你真的有在講話,還是只是在自言自語?
有一位年輕人叫做正傑,在某個聚會中剛信了耶穌。他參加完佈道會之後,興奮地回到家,關在房間裡,學著基督徒的樣子,雙手合十說:「親愛的天父……謝謝你讓我今天遇見你……」但說沒幾句,他就停住了。
——然後呢?
——我這樣講,祂真的有聽嗎?
——還是……我只是像對著空氣講話?
正傑有些困惑、有些尷尬,最後乾脆說:「主啊,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跟你講話耶……算了,我去睡覺了。」那天晚上,他安靜地躺下,卻在心裡默默想著:「禱告,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很多初信者共同的心聲。我們常聽人說要「多禱告」、「與神交通」,但禱告究竟是什麼?為什麼禱告不等於唸一段稿子?又為什麼有些人越禱告越有能力,而有些人禱告完只是口乾舌燥,心中空空?
這一課,我們要一起走進禱告的真實世界,從「背誦式信仰」走向「關係式信仰」。
一、不是按鈴服務,而是關係連結
先說清楚一件事:禱告不是把上帝當成阿拉丁神燈。
有些人對禱告的期待是這樣的:
「主啊,請讓我這次面試順利,阿門。」
「主啊,拜託幫我抽到演唱會門票,感謝讚美你,阿門。」
「主啊,讓我晚上的小組不要被點名分享,阿門。」
這種禱告,其實不是壞事,因為神樂意我們凡事都可以向祂祈求。但如果禱告永遠只是「開口要東西」,那我們跟神的關係就很像便利商店自助點餐機,按完就等送達,沒送達就抱怨。
然而,真正的禱告,是從「我需要什麼」,轉向「我想更認識你」。
禱告不是單方面的唸誦,而是雙向的交流。是你對神說話,也留空間讓神對你說話。
二、耶穌怎麼禱告?他教我們不只是「說」,更是「親近」
耶穌在地上的時候,經常退到曠野、山上、清晨、夜晚與天父禱告。祂並不是在告訴神什麼神不知道的事,而是在與神親密同行。
我們可以從《馬太福音》第六章看到,耶穌教導門徒禱告的方式,就是我們熟知的「主禱文」: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但你有沒有注意到,這禱告的開頭不是:「神啊,求你給我……」
而是:「我們在天上的父。」
這是一個關係的開場。你不是對著一個機器講話,而是對一位你叫得出名字、你知道祂愛你、祂也在等你說話的天父。
換句話說:禱告,不是技巧,是關係。
三、如果神都知道一切,我還禱告幹嘛?
有人說:「既然神是全知的,我還需要說嗎?祂不是早就知道我要什麼了?」
答案是:你禱告,不是因為祂不知道,而是因為祂在乎你這個人。
想像一個父母,看著孩子走進考場。父母心裡已經知道這孩子準備得如何,也知道考試會有怎樣的結果。但當孩子轉過身說:「爸、媽,你為我加油喔,我有點緊張……」父母的心會不會被觸動?會不會更深地陪伴他走那一段?
神並不是只對結果有興趣,祂對你這個人有興趣。
所以禱告不是為了「通報」,而是為了「同行」。
四、從唸稿到對話:讓禱告變真實
很多人禱告覺得尷尬,是因為我們不習慣對一個看不見的對象說話。但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天其實都在對看不見的對象說話?
你打手機簡訊的時候,是不是也沒看到對方?
你在錄語音訊息的時候,是不是也對著空氣?
你在 IG 限動上寫「今天真心累」的時候,是不是也不知道誰會看到?
你之所以敢說,是因為你知道有人在看、有人會讀、有人會在意。
同樣的,當你意識到「神就在你身邊,祂在聽,而且祂在乎」,你的禱告就會從「背一段台詞」,變成「說一段心裡話」。
五、禱告的四種向度:ACTS 模型
雖然禱告沒有一定格式,但對於初學者,有一個很實用的架構可以幫助你更自然地進入禱告,那就是 ACTS 四步驟:
A - Adoration(讚美):
「神啊,你真奇妙,你創造天地,卻也在乎像我這樣的人。」
C - Confession(認罪):
「主啊,今天我說了一句讓人受傷的話,我願意悔改。」
T - Thanksgiving(感恩):
「感謝你今天讓我與老朋友重逢,讓我經歷平安。」
S - Supplication(祈求):
「主啊,求你醫治我家人的病,也幫助我明天面對挑戰。」
這個架構不是規則,而是一個「幫你展開對話」的起點。
六、禱告的力量:改變的不是神,是你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基督徒太太,丈夫尚未信主。她剛開始會逼著丈夫一起去教會,一起禱告,一起靈修,結果越逼越吵。有一天她終於放下自己控制的慾望,開始單純為丈夫禱告,但不再逼迫。他們的婚姻也進入安靜修復的階段。
幾年後,這個丈夫自己走進教會,並且感動地說:「我不知道她跟神說了什麼,但我看得出來,她變了……」
禱告有時候不是馬上改變環境,而是改變你,從你的心開始。
七、我還是聽不到神回應我,怎麼辦?
很多人說:「我會說話,但聽不到神說什麼,這樣怎麼是對話?」
其實,神對我們說話的方式有很多種:
透過聖經的經文提醒你某件事
透過別人的話、講道中的一句話打動你
透過心中某種不安、平安或感動
甚至透過環境的關門或開門
有時候神說話很明顯,有時候很細微,但祂一定會說。關鍵是——你願不願意安靜,給祂一點空間?
就像訊號差的手機,接收不到訊息,不代表對方沒傳,而是我們所在的位置太吵太亂。
所以,學習在禱告後靜一靜,不急著收尾,讓神也能「說說話」。
結語:與神對話,不只是宗教行為,是生命關係
讓我們回到正傑的故事。
幾個月後,正傑不再覺得禱告尷尬。他的禱告變得自然,有時候在捷運上小聲說,有時候在走路時心裡默念,有時候在痛苦時哭著向神傾訴。他說:
「禱告,不是讓我覺得我更虔誠,而是讓我感覺我不是一個人。
我知道,有一位聽我說話的天父,永遠都在。」
這,就是禱告。
禱告不是宗教義務,是一種親密。
不是固定台詞,是誠實心聲。
不是神變得更靠近你,而是你終於意識到——祂一直都在你身邊。
#一領一 #初信 #門徒 #信仰扎根 #禱告 #與神建立關係 #與神對話 #宗教行為 #生命關係 #天父 #宗教義務 #親密 #誠實心聲 #祂一直都在
Повторяем попытку...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