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宗教自由大內宣
Автор: Holy Spirit
Загружено: 2022-09-02
Просмотров: 473
Описание:
中華民國在美國協助下
宗教自由論壇公民對話變閉門會議
讓蔡英文政府花大錢宣傳卻不面對真相
古希臘和古羅馬
一般來說,歐洲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多神教國家對其他宗教比較寬容,雖然如此,瀆神罪在希臘和羅馬都存在,對神不敬或甚至消遣,可能被流放或處死(比如蘇格拉底以此罪名被處死、亞里斯多德以此罪名被流放)。
塞琉古帝國征服巴勒斯坦後以武力實施強硬的種族淨化政策,強迫猶太人改信古希臘多神教,違者處死
羅馬帝國前基督教時代針對特定的宗教(如基督教、猶太教、摩尼教)發起官方迫害,對基督徒的官方迫害主要由尼祿、圖密善、奧理略、德西烏斯、瓦勒良、戴克里先等皇帝發起,
此外更有地區性的迫害與來自社會上的誤解、歧視、私刑和污告。
313年君士坦丁大帝發佈米蘭詔書宣布基督教合法,
標誌著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對基督教從鎮壓和寬容相結合的政策轉為保護和利用的政策。
但是君士坦丁大帝只是扶持基督宗教,但並沒有苛待包括多神信仰內在的其他合法宗教,
也沒有限制他們擔任公共職務,甚至多次在敕令和法令中重申這一點。
他宣稱:「就讓那些受蒙蔽的人們享受和平吧,就讓每個人保有內心想要的東西吧!就讓誰也別折磨誰吧!」
君士坦丁大帝去世後,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二世積極企圖使基督教成為國教,
341年下令禁止異教徒的祭典,346年下令禁止到異教的廟宇參拜
352年更下令將參與異教祭典者處死
在西歐中世紀大部分時間裡天主教是大多數國家的國教,除國教以外,外教一律禁止,很多時候把同一宗教的其他派別視為異端一併禁止,宗教迫害極其嚴重。猶太人也經常因為宗教的原因而受到迫害。
762年王朝的統治者曼蘇爾(al-Mansur,754-775年在位)在底格里斯河建立了巴格達城。曼蘇爾在巴格達的宮廷並不是以虔誠,而是以培養了相對學術化、世俗化和寬容的宗教氛圍而著名於世。
羅傑二世是西西里公爵(1105-1130)與國王(1130-1154),拒絕參加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更願意統治眾多的阿拉伯人,並對穆斯林人表示寬容。他於1140年頒布法典,他的宮廷成為阿拉伯和西方學者的交流中心。羅傑二世用伊斯蘭固有的方式,對待不同宗教信仰的少數族群:對穆斯林與猶太教徒徵收額外的人頭稅,但仍然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物,他頒布了新的法令,明確認可現有的宗教習俗和傳統,按照阿拉伯人的方針組織政府,提拔一些穆斯林家臣隨扈,讓他們擔任王國的要職。對現代人而言,
羅
傑二世的統治代表了中世紀和平共存(convivencia)的輝煌時刻,「convivencia」是西班牙語,意思是基督教徒、穆斯林和猶太人在同一君主統治下和平共存。一般人給他一個外號,稱他為「受洗的蘇丹」。
宗教改革後在天主教和新教國家間爆發了多次宗教戰爭
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中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第一次允許帝國內的領地統治者們自由選擇他們自己的宗教。他們的臣民則隨其君主選擇其宗教。
日本
江戶時代為了避免切支丹發動暴動,有檀家制度,規定每個人都必須信奉佛教的任一個宗派,現行《日本國憲法》第二十條規定,對任何人的宗教自由都給予保障。
任何宗教團體都不得從國家接受特權或行使政治上的權利。
對任何人都不得強制其參加宗教上的行為、
慶祝典禮、儀式或活動
國家及其機關都不得進行宗教教育以及其他任何宗教活動
中華民國在台灣
現行《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十三條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
宗教自由論壇公民對話變閉門會議 政府花大錢宣傳卻不面對真相?
記者晨曦/台北報導】
8月30日到9月2日是反貪腐國家報告第二次國際審查會,無獨有偶,「2022年區域宗教自由論壇-印太地區公民社會對話:宗教自由面臨的挑戰」也在8月30日起連兩天舉辦,兩場國際盛會卻遭民間團體質疑,國際審查會議不僅沒有直播讓全民參與,連記者要入內也遭阻擋,直播主的拍攝影片也遭下架刪除,反貪腐及宗教自由的公民社會對話也變成閉門會議。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法稅改革聯盟等民間團體於8月31日晚間NGOAWC直播論壇「印太地區宗教自由面臨法稅貪腐的挑戰-由太極門案檢視」,痛批政府掩蓋真相、欺騙來幫助台灣的學者專家,花大錢的目的只是為了做宣傳!
Повторяем попытку...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