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夢二十》音樂會(下半場) 自述/鄭愁予、曲/張世儫、男歌手/李建復、女歌手/周蕙、指揮/朱育佑
Автор: YuyuChu 朱育佑
Загружено: 2025-06-15
Просмотров: 95
Описание:
旅夢二十音樂會
2012/9/7~8 19:30台北國父紀念館大會堂
文/取自人間福報報導
現代文學大師鄭愁予今年八十大壽,金革唱片特地為他舉辦「旅夢二十」音樂會,舞台上集結演奏、演唱、舞蹈及多媒體形式,鄭愁予也將在音樂會中登上國父紀念館舞台朗讀詩作,為自己八十歲寫下精采一頁。
鄭愁予表示,佛光山星雲大師曾說:「生日是母難日」,他懷著感恩的心情,所以六十、七十歲都沒有像今年高調慶祝。鄭愁予還以詩人余光中所說的話「八十歲後還有人寫詩,並和音樂分不開的人不多。」表示他八十歲仍會繼續創作。
鄭愁予的詩作出版專輯,早在一九九五年就已由李建復、陳儷玲演唱,出版了《旅夢》專輯,使鄭愁予榮獲第十九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作詞人獎」的肯定。
李建復指出,二十年前唱鄭愁予的詩作,有些詩的深意無法體會,像是〈旅夢〉這首,近期在練歌時,心境就和二十年前不同,現在可以體會鄭愁予思念故土、想念家鄉和看見老母時的心境。李建復表示,很多歌詞也隨他年齡增長而愈覺沉靜。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這是現代文學大師鄭愁予的知名詩作〈錯誤〉,被大陸網壇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他說:「詩和樂是雙生子」,文人學者以散文方式解釋詩,可是音樂家卻會將詩譜曲,每個字都成音符。他強調,詩最早就稱為歌,對於自己的詩能被譜曲感到開心,尤其他寫每首詩,都是帶有音樂感和故事性的畫面。
鄭愁予指出,早年他開始寫詩,性喜大自然,享受不同的鄉土風情,基本上是有浪子情懷,因而早期寫的詩是「游式詩」,是屬於可以創作成詩樂的作品;後來進入寫「濟世詩」的形態,想要譜成音樂較難,因不夠純情,兩種是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
導演張世回顧二十年前製作《旅夢》專輯,由洛杉磯電影音樂管弦樂團演奏,為了上電視「打歌」拍MV,特邀請羅曼菲編舞作、楚戈擔任主角,董陽孜為專輯題字,可是電視台不接受這種介紹歌曲方式,而未使用;五年前因有網友出一萬元搜尋,因而再出版音樂CD。
二○一二年,金革再出復刻版專輯,同時舉辦「旅夢二十」音樂會,除由李建復、周蕙獻聲詮釋詩作外,並由國內知名小提琴家朱育佑帶領台北樂坊室內樂團及人聲樂團。
九月七、八日國父紀念館登場,以嶄新文學音樂形態,演繹文學經典詩作。
Повторяем попытку...

Доступные форматы для скачивания:
Скачать видео
-
Информация по загрузке: